以下是对Linux核心目录结构的优化说明,按功能分类整理:

基础系统目录

  1. /
    根目录,所有文件与目录的起点(注意:浅蓝色目录通常表示符号链接,如现代系统中 /bin 可能链接到 /usr/bin

  2. /bin
    基础二进制命令文件(所有用户可执行),如 ls, cp
    示例:/bin/bash 为默认Shell解释器

  3. /sbin
    系统管理二进制命令(需管理员权限执行),如 fdisk, iptables
    普通用户需通过 sudo 调用

  4. /boot
    系统引导文件(内核、Grub配置等),谨慎操作此目录

  5. /dev
    设备文件目录(如 /dev/sda 表示磁盘,/dev/tty 表示终端)

配置文件与库

  1. /etc
    系统及服务配置文件(如 /etc/passwd 用户信息,/etc/nginx/ 服务配置)

  2. /lib & /lib64
    系统库文件(32位与64位架构),支持 /bin/sbin 中的程序
    现代系统可能仅保留 /lib64

用户与存储

  1. /home
    普通用户家目录(~ 符号指向当前用户目录,如 /home/alice

  2. /root
    Root用户专属家目录(非特权用户无权访问)

  3. /mnt & /media

    • /mnt:临时挂载点(如手动挂载硬盘)
    • /media:自动挂载外部设备(如U盘、光盘)

运行与可变数据

  1. /var
    动态数据文件(日志 /var/log、缓存 /var/cache、邮件队列等)

  2. /tmp
    临时文件(所有用户可写,重启自动清空

  3. /proc
    内核与进程虚拟文件系统(如 /proc/cpuinfo 查看CPU信息)

  4. /run
    运行时数据(系统启动后生成,如进程PID文件)

软件与扩展

  1. /opt
    第三方独立软件(如手动安装的IDE、商业工具)

  2. /usr
    用户级程序与资源(次级目录结构完整,含 /usr/bin, /usr/local 等)

  3. /srv
    服务数据存放目录(如Web服务的 /srv/www

特殊目录

  1. /sys
    系统硬件与驱动配置接口(虚拟文件系统,与 /proc 类似)

  2. /lost+found
    文件系统修复后的残留文件存储(需 fsck 工具访问)


附:关键注意事项

  • /tmp vs /var/tmp:后者在重启后可能保留更久
  • 避免直接修改 /proc/sys 中的文件(除非明确操作目的)
  • 第三方软件推荐优先安装至 /opt/usr/local